主管单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主办单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雷锋精神工作委员会
  • 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
  • 我们在战位报告|海军陆战队某旅:锻造全域精兵劲旅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 “中原粮仓”迎来夏粮收获季
  • 防汛演练 备战汛情
  • 一叶红船,如何激荡百年风云变幻
  • “赶考”,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河北篇
  • 要追就追这样的星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
  • 平台+寄递 邮政助力林州黄李走向全国

十年坚守公益路,初心不改暖甜城 —— 记内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创始人周正洋与团队的公益征程

来源:内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 | 作者:李帅 | 发布时间 :2025-05-09 09:06:04 | 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年,是时间的刻度,更是爱的丈量。在内江这座充满温情的 “甜城”,内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创始人周正洋与他的团队,以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为信念,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着一段温暖人心的公益征程。

内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创始人:周正洋

  一、命运转折:从人生低谷到公益启航

  周正洋,男,汉族,1981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他童年受退伍军人父亲的影响,心中早早种下了“保家卫国”的理想种子。然而,命运使然16岁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逐渐剥夺了他行走的能力,将他推向了生命的低谷。尽管他的人生之路荆棘丛生,周正洋却始终以满腔热忱传递爱与希望,成为内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从受命运重击的 “迷途者” 到照亮他人的 “燃灯者”,他用十年时光书写了一段关于勇气、奉献与生命超越的动人篇章。

  2013年底,周正洋作为市残联关爱对象,爱心企业捐赠的一辆电动车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面对这份善意,他没有选择为己所用,而是毅然退掉电动车,用善款购置 30余床棉被,送到胜利镇敬老院。看着老人们接过物资时湿润的眼眶,他深刻意识到:帮助他人,能让生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这份顿悟,成为他踏上公益之路的起点。

  二、团队成长:从初创团队到专业组织

  2014 年,周正洋召集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 “内江市爱心志愿者团队” ,开启公益之旅。随着志愿服务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其中。2015年8月20日,正式注册登记为 “内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周正洋担任法定代表人兼会长,这一举措标志着当地民间公益力量从零散化运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十年来,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拥有1600名注册志愿者,累计开展超 2400 余场公益活动,吸引数万人次参与,构建起全面且细致的 “助老、助学、救灾、特殊群体关怀” 四大核心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打造特色品牌项目,拓展公益服务边界。

  三、四大核心:多维服务传递社会温暖

  (一)助老关怀,情暖夕阳

  针对孤寡老人,协会推出 “暖心陪伴” 计划。志愿者定期上门照料生活、陪老人聊天,每逢传统节日还会组织活动、送上关怀,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助学筑梦,点亮未来

  协会通过 “爱心助学”“周末课堂” 等项目,为困难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学业辅导;“甜城小彩虹” 爱心信箱则搭建起与贫困地区儿童沟通的桥梁,助力孩子们成长。

  (三)救灾应急,冲锋在前

  面对疫情、暴雨、地震等灾害,协会迅速响应,组织志愿者募集物资、参与救援,为受灾群众提供援助。

  (四)特殊群体关怀,爱不缺席

  协会关注残障人士、失独家庭、困境儿童等群体,开展帮扶活动、心理疏导,举办关爱项目,让每一个特殊群体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四、品牌项目:创新引领公益新生态

  (一)爱心联结,精准帮扶

  “甜城小彩虹” 爱心信箱通过书信往来,为留守儿童打开心灵之窗;“99 公益・事实特困” 助学项目聚焦孤儿等特殊困境群体,提供长期精准资助;协会参与共青团 “伙伴计划”,围绕青少年思想引领与成长陪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文明共建,践行担当

  在环保领域,协会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 “桶边督导”“互动游戏” 等形式,引导市民参与绿色生活;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安全知识普及等活动,全方位助力城市文明建设,让公益力量融入城市发展肌理。同时,协会积极投身保护母亲河行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母亲河巡护,向周边居民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守护江河安澜,为生态环保事业注入公益力量。

  五、暖心行动:守护城市流动的温暖

  (一)爱心送考,护航梦想

  连续多年,协会坚持开展高考爱心送考活动。高考期间,志愿者们组织数百辆爱心车辆,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考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同时,在考点周边设立服务点,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应急文具、饮用水等物资,用贴心服务为考生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奔赴人生的重要考场。

  (二)春运志愿,情暖旅途

  每年春运期间,协会都会组织 “暖冬行动” 志愿服务。志愿者们活跃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为返乡旅客提供购票引导、行李搬运、候车陪伴等服务。他们用温暖的笑容和热情的帮助,缓解旅客们旅途的疲惫,让春运之路充满温情,成为寒冬里流动的爱心风景线。

  六、文明实践:扎根街头的爱心堡垒

  在内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V 站建设中,协会承担起主力军的角色。志愿者们开展常态化便民服务:为市民提供应急药品、免费饮水、充电设备,设立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窗口,普及急救知识和文明公约。同时,V 站还成为公益活动的 “中转站”,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招募信息,组织 “微心愿认领”“文明交通劝导” 等特色活动,让公益服务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内江街头最亮眼的文明地标。

  七、初心坚守:超越生命的大爱诠释

  2017 年 6 月 9 日,周正洋带领 16 名志愿者共同签署《器官遗体捐献意愿书》。他表示,自己的身体虽被疾病困住,但死后若能成为医学研究的样本,或许能为攻克疑难病症提供线索。他随身携带的捐献登记卡上,“生命永续” 四个大字,正是他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诠释。

  十年来,协会收获了 “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内江市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先进单位” 等省市级荣誉。周正洋个人先后荣获 “内江好人”“内江市优秀志愿者” ;秘书长廖雪莲获评 “中国好人”“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名誉理事长王道李获 “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三人成为内江公益的标杆人物。

  然而,对于周正洋和志愿者们来说,办公室满墙的锦旗,以及受助者的手写感谢信和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才是他们坚守初心的最好见证,是最珍贵的 “勋章”。

  八、未来展望:凝聚微光再启新程

  如今,周正洋和团队的故事已成为内江公益事业的名片。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部分受助者成年后也反哺公益,形成了 “爱与被爱” 的良性循环。站在十年公益路的节点上,周正洋说:他还有一个心愿还没有完成,就是希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目前正在学习党的章程,撰写入党申请书。尽管病情仍在发展,但他坚定地表示:“内江是座温暖的城市,我们做的不过是把散落的爱心汇聚起来,让甜城更甜。”

  十年坚守公益路,初心不改暖甜城。周正洋与内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用行动证明,当个体的微光汇聚成河,足以照亮整个世界。未来,他们将继续在公益道路上砥砺前行,用爱与温暖照亮更多生命的旅程。


   最新资讯

   综合报道

   热点推荐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