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忻州三中成功举办近三年新入职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17节涵盖9大学科的精彩课程轮番亮相,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创新活力。活动中,校长王建保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明确提出将大单元教学、高效课堂模式与AI技术应用深度融合的教研方向,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能。



课堂展示:多元教学凸显专业素养
从地理教师郭凯燕《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图文并茂,到语文教师侯朝阳《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时代解读;从物理教师苏煊煊运用实验演示带电粒子运动,到英语教师武飞义通过角色扮演活化语言教学——新教师们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巧妙设计情境任务,体现了大单元整体规划的思路。数学教师徐瑞敏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中层层递进,呈现了“问题导学-合作探究-精准反馈”的课堂模式闭环;化学教师田瑞芳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钠的性质,更借助AI课件动态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使抽象原理直观可感。



校长点评:锚定“三融合”提质路径
王建保校长在评课中强调,在新课改背景及忻州三中目标导航问题推进高效课堂模式下需进一步推动“大单元统领、课堂模式赋能、AI技术增效”的协同创新。他以物理课《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为例,指出:“教师应以大单元视角整合知识点,通过‘预学-共学-展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并善用AI工具实现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指导。”同时,他建议青年教师加强跨学科教研,将AI技术融入教学设计、课堂互动与效果评估全流程,构建“智慧共生”的高效课堂。



教研共生:听评课促发集体智慧
本次活动依托教研组联动机制,实现了“一课多研、跨科互学”。听评课环节中,教师们围绕目标设定、技术应用与学生参与度展开深度探讨。新教师石雨鑫表示:“校长的指导让我意识到,传统教学需与AI辅助的课堂模式有机结合,才能更好落实大单元理念。”



未来展望:夯实青年教师成长阶梯
忻州三中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此次汇报课不仅是新教师的“成长检阅”,更是学校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践窗口。未来,学校将持续搭建教研训一体化平台,通过课题研究、技术培训与跨校交流,助力教师扣好职业发展的每一粒“扣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基赋能。(马国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