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主办单位: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雷锋精神工作委员会
  • 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
  • 我们在战位报告|海军陆战队某旅:锻造全域精兵劲旅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 “中原粮仓”迎来夏粮收获季
  • 防汛演练 备战汛情
  • 一叶红船,如何激荡百年风云变幻
  • “赶考”,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河北篇
  • 要追就追这样的星
  •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
  • 平台+寄递 邮政助力林州黄李走向全国

潘苗苗:小岗村的“新农人” 乡村振兴“追梦人”

来源:中国文明网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6-07 14:15:56 | 583 次浏览: | 分享到:

她是小岗村里的“创二代”

是跟粮食打交道的“新农人”

是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头人”

她就是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潘苗苗

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科技工作15年

取得近40项国家技术专利

潘苗苗一直有一个梦想 

用科技为农业赋能

让更多人品尝到产自江淮大地的谷物

让谷物托起乡村振兴中小岗人的致富梦

  “‘创二代’,不仅是一个标签,更是一种责任,作为青年一代,更要把‘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传承下去。” 

在小岗互联网+大包干体验中心,潘苗苗(左一)向来访客人介绍全谷物食品 

  “父亲经常讲小岗故事,讲‘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创二代’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标签,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上世纪70、80年代,潘苗苗的父亲潘万国承包了一家小型油脂加工作坊,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女儿眼中,父亲身上蕴含着老一辈的执着精神。“父亲时常向我们强调用技术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重要性,他也经常为了一个技术上的难题彻夜难眠。有一次,为了解决机械出油的问题,整整15天没回家。”

  潘万国对服务农业的追求和热情也感染着女儿。创业伊始,潘苗苗对面粉等产品的品质特性不是很了解,跑业务时,经常碰壁。“当时,我们跑了很多高校、实验室,向专家、教授和相关技术人员学习请教,一段时间以后,终于对小麦的检测分析、面粉的品质、口感等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经过调研,潘苗苗和团队发现,本地面粉产量高、洁白细腻,有“天然增白剂”的美誉,但缺点是蛋白质含量不足、口感不够好。

  “最后,我们引进双螺旋挤压技术,弥补小麦品质的缺陷,提升了产品的口感,并确立了全谷物主食产品的发展方向。”潘苗苗介绍,目前,生产的意大利汤面及挂面等产品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充分认可,下一步,将延长产业链,生产更多“有颜值、有营养”的谷物食品。

  潘苗苗说,创业以后,才对小岗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小岗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我希望更多人通过我们的产品认识一个新小岗、一个更加时尚的小岗,这是小岗创业人应该有的担当。”

  “要创业更要创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新方向、开拓新领域。” 

潘苗苗在车间实验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人对于“吃什么”“怎么吃”有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如何从供给端解决需求痛点,成了潘苗苗经常思考的问题。

  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潘苗苗团队把目光锁定在了谷物主食上。“全谷物主食具有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高纤维含量的特点,符合现代人的口味,我们将意大利汤面作为拳头产品推出的同时,还试水了黑米意面,市场反响不错。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市场需求。”

  2017年,在“潘苗苗劳模创新工作室”基础上,安徽谷优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潘苗苗任董事长。公司以谷物杂粮为原料,生产加工高品质、高杂粮含量的主食产品,先后推出了七彩谷物杂粮意面(彩虹面)、儿童谷蔬面、时尚意大利面等小岗系列面条产品,深受90后、00后等青年消费群体欢迎。

  其实早在创业初期,潘苗苗团队就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我们建立产品研发库,目前有30多个种类的产品在库里,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反响有步骤地投放产品,保证企业行稳致远。”潘苗苗说,她对小岗农业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我相信通过技术赋能,一定能在小岗农业产业化方面做好创新,在谷物生产、开发、包装上实现新的突破。”

  “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比我这个‘劳模’还要‘劳模’。” 

潘苗苗在“潘苗苗劳模创新工作室”向来访客人介绍工作室情况和企业生产的农产品

  在粮食加工行业摸爬滚打15年,潘苗苗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步步成长为让人刮目相看的专家、企业管理者,企业从以前占地不足十亩乡镇企业改制的粮油加工厂逐步发展成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潘苗苗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

  2013年4月“潘苗苗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团队挂牌成立,随即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改造和工艺改造。在劳模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个,省地方标准1项,国家技术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专利15项,其中受理发明专利22项。2015年,潘苗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干事创业要有热情,也要有‘钉钉子精神’,不仅我是这样,我们团队也是这样。”潘苗苗说,产品研发期间,团队在40摄氏度的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星期,“没有人抱怨过,我常说,我是劳模,可他们比我还劳模。”

  “我是农民的女儿,我爱这片乡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助力乡村振兴,带领大伙一起做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潘苗苗看望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

  在粮食加工行业打拼十多年来,潘苗苗在原材料收购、检测、生产加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她也想把这些经验尽可能地转化成成果,带领村民们一起奔向致富路。

  为了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企业发展中,潘苗苗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订单种植,引导农户实现杂粮、果蔬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同时,还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找到企业的位置,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有了知识技术的同时,也促使企业扩大了规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我是农民的女儿,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企业盈利,让农户致富。同时,作为小岗‘新农人’,我希望通过创新,延长产业链、适应市场变化,用科技为农业赋能,跟大伙一起做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做乡村振兴的‘追梦人’!”(文明皖风工作室 记者 陈欣然 马罡)

责任编辑: 黄克

   最新资讯

   综合报道

   热点推荐

【编辑:张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