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莘县莘州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王显国走访山东省莘县莘州街道位庄村,探寻革命烈士刘章海的英雄事迹,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感受他用青春与生命铸就的崇高革命精神。
刘章海生于1922年,1946年怀着对家国的赤诚投身革命,1948年担任二野八纵二十三旅十八团班长。同年7月,他所在部队承担起重要作战任务——将阎锡山赵承绶集团军主力合围于榆次、太谷、徐沟三县交界的小常村、西范、南庄、太王村一带。这一战役中,小常村与太王庄作为敌军总指挥部所在地,成为敌我双方殊死争夺的核心区域,战斗异常惨烈。7月10日至16日总攻期间,刘章海同志始终冲锋在前,在太王庄战斗中英勇牺牲,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6岁。
刘章海所在的二野八纵二十三旅十八团,是一支承载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其历史可追溯至1938年1月,由景仙洲组织成立的临汾县民众武装模范自卫队,后编入山西新军决死2纵队;1940年3月,部队扩编为18集团军汾东游击支队,后续历经太岳3分区警卫支队、汾东支队等编制调整;1945年12月,正式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8纵23旅68团。在解放战争中,该团屡立战功,1948年临汾战役期间,68团作为23旅突击队,参与坑道挖掘与登城作战,为解放临汾作出重要贡献。1949年2月,23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79师,68团随之改编为536团,隶属于18兵团60军建制。
虽生命短暂,刘章海同志的革命精神却永不褪色。他用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其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战斗意志,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品格,至今仍激励着后人。如今,在新时代征程中,学习刘章海同志的精神,就是要传承他忠于信仰、献身使命的坚定信念,将对先烈的缅怀转化为立足本职、奋发有为的动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作者:莘县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干事 邵林
莘县莘州街道武装部部长 周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