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忻州市博物馆开展的“馆校合作共建活动”走进了新建路学校校园,通过丰富的互动体验让传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活动以“小彩陶大世界,魅力非遗润童年”为主题,将博物馆资源与校园教育结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感受非遗魅力的窗口。
课堂里的文化启蒙
我校王慧荣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随后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教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忻州地区的彩陶历史与非遗文化。孩子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互动,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师生互动中的温暖瞬间
活动中,老师与孩子们亲密互动,耐心解答疑问,手把手传授技艺。温馨的场景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让传统文化以温暖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心田。

动手实践中的非遗传承
手工创作环节成为活动的亮点。孩子们在指导下尝试碎瓷片拼贴传统工艺,专注的神情中透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热爱。简单的材料在手中变成富有创意的作品,让非遗技艺在实践中得到传承。

拼贴艺术中的创意表达
碎瓷片拼贴活动中,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将彩色瓷片组合成各种图案。这项活动不仅锻炼动手能力,还让孩子们学会在破碎中寻找美好,理解传统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活动意义与影响
此次馆校合作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让博物馆资源活起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培养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动手能力。未来,我校将继续推进此类活动,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绽放更多光彩。(马国和)
